簡歷
梁慕靈博士現為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獲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亦持有香港大學學位教師證書。曾任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及副系主任,同時兼任中國語言及文化研習所副所長。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和電影理論及創意寫作教育,論文見於《清華學報》、《政大中文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等學術期刊,並出版專著《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及編著《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和《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她曾以《故事的碎片》獲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台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作品散見香港和台灣的文學雜誌和報章,並將於2020年出版小說集《戀人絮語2017》。
所授課程及研究興趣
學術及專業範疇
獎項
以〈故事的碎片〉獲得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臺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2002)
以論文〈創意寫作的未來──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課程設計之跨學科發展方向〉獲第六屆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大會暨2020年中國創意寫作高峰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2020年)
以論文〈大學生創意寫作能力培訓──以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課程為例〉獲中國期刊《寫作》首屆優秀論文三等獎(2020年)
研究計劃
2013-14
教育局自資專上教育基金質素提升支持計畫「專上學生語文能力提升計畫:普通話網上評核及自學系統──以遊戲化及自動化為指標」($1,995,284) (計畫主持人:梁慕靈,其他研究成員:張光裕教授、劉慧女士)
2016-17
Grant for Publication, An Alternate Imagination of China: From Liu Na'ou, Mu Shiying to Eileen Chang (《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 2016-17,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withdrawn)
2017-18
香港研資局項目編號:UGC/FDS16/H02/17
項目名稱:多重文化場域中的張愛玲:從報刊看中港台三地對「張愛玲」的「形塑」與「被形塑」
首席研究員:梁慕靈博士
資助金額:$496, 900
個人創作
梁慕靈:〈不可一世〉,香港:《香港作家》(2019年2月號),頁7-14。
梁慕靈:〈紅莓記〉,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12月號),頁116-129;並收錄於《台港文學選刊》(2005年第3期),頁7-21。
梁慕靈:〈小說問答〉,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12月號),頁112-115。
梁慕靈:〈胸圍〉,香港:《明報‧世紀版》,2003年1月23日。
梁慕靈:〈故事的碎片〉,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11月號),頁42-55,並入選台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收錄於袁瓊瓊編:《九十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頁243-269。
一般文章
梁慕靈:〈以筆攝影〉,《特區文學》2020年第2期,頁122-123。(https://mp.weixin.qq.com/s/9-U7jzvITaGHuhcbTloLuw)
梁慕靈:〈創意寫作只有「寫作」?──在全球化視野下的創意寫作課程設計研究〉,《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2020年3月第5期,頁25-26。
梁慕靈:〈張愛玲的衣服對照記〉,《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2018年3月第1期,頁10-13。
梁慕靈:〈杜拉斯《情人》小說中的視覺性〉,《香港大學學生會文學院學生會比較文學學會會報》,2017年10月號,頁32-36。
梁慕靈:〈張愛玲小說的版本問題:以《第一爐香》、《第二爐香》和《茉莉香片》為例〉,臺灣書目季刊社,《書目季刊》(Bibliography Quarterly )第48卷第1期(2014年6月),頁87-107。
梁慕靈:〈「張看」戲曲:論張愛玲作品與中國傳統戲曲的關係〉,台灣國文天地雜誌社,《國文天地》2010年11月號,第306期,頁57-69。
梁慕靈:〈張愛玲的古典好萊塢劇作世界〉,香港《文學世紀》編輯部,《文學世紀》第5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8-65。
專書文章
梁慕靈:〈個人與國族:論郁達夫小說的疾病書寫〉,香港公共圖書館編:《第十二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論稿匯編》,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2020年,頁7-17。
梁慕靈:〈從中國言情小說傳統看大陸網絡小說特色──以桐華《步步驚心》為例〉,譚國根、梁慕靈、黃自鴻編:《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8年,頁163-182。
梁慕靈:〈中國文學與歷史文化史料的展示和數碼化建設的思考──以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為例〉,劉文英、梁慕靈、黃樹基編:《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香港:香港公開大學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2018年,頁36-43。
梁慕靈:〈從上海到香港:論穆時英筆下的原鄉與他鄉〉,香港公共圖書館編:《第十一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論稿匯編》,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2017年,頁177-198。
梁慕靈:〈論張愛玲的離散意識與晚期小說風格〉,劉石吉等主編:《遷徙與記憶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2013年12月,頁89-111。
梁慕靈:〈從《行雲集》看周瘦鵑遊記散文的變化和意義〉,張雙慶、余濟美編:《行走的愉悅──第三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明報月刊、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聯合出版,2013年11月,頁235-248。
著作
書籍
期刊論文
資歷及公職
Modified Date: Dec 26, 2020
Edit Profile
簡歷
梁慕靈博士現為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獲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亦持有香港大學學位教師證書。曾任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及副系主任,同時兼任中國語言及文化研習所副所長。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和電影理論及創意寫作教育,論文見於《清華學報》、《政大中文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等學術期刊,並出版專著《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及編著《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和《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她曾以《故事的碎片》獲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台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作品散見香港和台灣的文學雜誌和報章,並將於2020年出版小說集《戀人絮語2017》。
所授課程及研究興趣
學術及專業範疇
獎項 以〈故事的碎片〉獲得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臺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2002) 以論文〈創意寫作的未來──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課程設計之跨學科發展方向〉獲第六屆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大會暨2020年中國創意寫作高峰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2020年) 以論文〈大學生創意寫作能力培訓──以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課程為例〉獲中國期刊《寫作》首屆優秀論文三等獎(2020年)
研究計劃 2013-14 教育局自資專上教育基金質素提升支持計畫「專上學生語文能力提升計畫:普通話網上評核及自學系統──以遊戲化及自動化為指標」($1,995,284) (計畫主持人:梁慕靈,其他研究成員:張光裕教授、劉慧女士)
2016-17 Grant for Publication, An Alternate Imagination of China: From Liu Na'ou, Mu Shiying to Eileen Chang (《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 2016-17,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withdrawn)
2017-18 香港研資局項目編號:UGC/FDS16/H02/17 項目名稱:多重文化場域中的張愛玲:從報刊看中港台三地對「張愛玲」的「形塑」與「被形塑」 首席研究員:梁慕靈博士 資助金額:$496, 900
個人創作 梁慕靈:〈不可一世〉,香港:《香港作家》(2019年2月號),頁7-14。 梁慕靈:〈紅莓記〉,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12月號),頁116-129;並收錄於《台港文學選刊》(2005年第3期),頁7-21。 梁慕靈:〈小說問答〉,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12月號),頁112-115。 梁慕靈:〈胸圍〉,香港:《明報‧世紀版》,2003年1月23日。 梁慕靈:〈故事的碎片〉,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11月號),頁42-55,並入選台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收錄於袁瓊瓊編:《九十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頁243-269。
一般文章 梁慕靈:〈以筆攝影〉,《特區文學》2020年第2期,頁122-123。(https://mp.weixin.qq.com/s/9-U7jzvITaGHuhcbTloLuw) 梁慕靈:〈創意寫作只有「寫作」?──在全球化視野下的創意寫作課程設計研究〉,《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2020年3月第5期,頁25-26。 梁慕靈:〈張愛玲的衣服對照記〉,《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2018年3月第1期,頁10-13。 梁慕靈:〈杜拉斯《情人》小說中的視覺性〉,《香港大學學生會文學院學生會比較文學學會會報》,2017年10月號,頁32-36。 梁慕靈:〈張愛玲小說的版本問題:以《第一爐香》、《第二爐香》和《茉莉香片》為例〉,臺灣書目季刊社,《書目季刊》(Bibliography Quarterly )第48卷第1期(2014年6月),頁87-107。 梁慕靈:〈「張看」戲曲:論張愛玲作品與中國傳統戲曲的關係〉,台灣國文天地雜誌社,《國文天地》2010年11月號,第306期,頁57-69。 梁慕靈:〈張愛玲的古典好萊塢劇作世界〉,香港《文學世紀》編輯部,《文學世紀》第5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8-65。
專書文章 梁慕靈:〈個人與國族:論郁達夫小說的疾病書寫〉,香港公共圖書館編:《第十二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論稿匯編》,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2020年,頁7-17。 梁慕靈:〈從中國言情小說傳統看大陸網絡小說特色──以桐華《步步驚心》為例〉,譚國根、梁慕靈、黃自鴻編:《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8年,頁163-182。 梁慕靈:〈中國文學與歷史文化史料的展示和數碼化建設的思考──以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為例〉,劉文英、梁慕靈、黃樹基編:《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香港:香港公開大學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2018年,頁36-43。 梁慕靈:〈從上海到香港:論穆時英筆下的原鄉與他鄉〉,香港公共圖書館編:《第十一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論稿匯編》,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2017年,頁177-198。 梁慕靈:〈論張愛玲的離散意識與晚期小說風格〉,劉石吉等主編:《遷徙與記憶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2013年12月,頁89-111。 梁慕靈:〈從《行雲集》看周瘦鵑遊記散文的變化和意義〉,張雙慶、余濟美編:《行走的愉悅──第三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明報月刊、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聯合出版,2013年11月,頁235-248。
著作 書籍
期刊論文
資歷及公職
Modified Date: Dec 26,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