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内容与繁体中文版本有差异,则以繁体中文版本为准。 |
2014-15年度奖助学金颁授典礼 |
|
香港公开大学2014-15年度奖助学金颁授典礼 校长黄玉山教授谢辞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方正主席、各位善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各位家长:
我非常荣幸能出席今晚这个周年奬助学金颁授典礼,通常这个盛会是公大每年最热烈、最高兴、最温馨的聚会。我特别要衷心感谢捐赠奬助学金给公开大学同学的各个基金会、公益团体、个人及公司。除了感谢您们的慷慨捐赠之外,对于今晚各位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参加典礼,我代表全体师生向各位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来宾谈谈香港公开大学的一些教育理念。公开大学,是新世代大学,我们用新世代的教学模式,培养新世代的人才。传统的大学教育,强调考试成绩;强调「赢在起跑线」;强调「拔尖」。但是在新的世代里,除了注重考试之外,我们更强调培养学生一系列的多元化能力,包括创新创意的能力、领袖的能力、逆境求存的能力、团队精神的能力、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不断拼搏的能力、社会责任心,以及高尚品格的能力。因为无数国际调查,都显示这些多元化的能力,比考试成绩更能准确地预测一个人将来的成功与否。
今年初,我到杭州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大学校长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大学校长参加。其中一个活动是参观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在座谈会上该公司的高级总裁说他们每年都会聘任数以百计来自各地的新毕业大学生,其中不少是来自北京、上海的名校。但是十年来他们发现公司内中层至上层中表现得最出色的领导人员,却全是非名校出身的毕业生,许多都是一般地方大学的毕业生。这位总裁问在座的大学校长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大家都对这个发现都非常诧异。我认为无论毕业于什么学校,只要你能沉实苦干,不屈不挠,敢于创新,抓住机遇,就一定可以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在我过去一年多时间与公大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都踏实、肯干、勇于尝试的一群。过去一年公大同学在全港大学界比赛及竞技中取得佳绩,比如电脑工程四年级同学梁伟贤,以他发明的「低成本智能药盒」,获得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奬。电影艺术四年级同学黄显力以其作品「玻璃城」获「鲜浪潮2014」特别奬。四位会计学三年级同学参加全港税务辩论比赛获得亚军,冠军及季军分别为中文大学及浸会大学。上个月公大科技学院有20多位同学组成6队,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全国挑战杯科技比赛」,结果所有6队均以优异成绩入选,入围的队伍数目,公大为全港大专院校之冠,并将于今年11月到内地参加全国比赛。我经常鼓励公大同学要建立自信,只要努力奋斗,成功一定是属于他们的。
公开大学认为教育改变生命。我们的工作不在于「拔尖」。香港每年都有尖子学生,他们无论在本港读大学,或者前往剑桥或哈佛升学,都会非常成功。但他们只占全港学生的极小数。公大的目标,不在于尖端,我们的目标比较宽广及宏大,每一个有志及有能力升读大学的学生,都有机会来到公大,这里可让年轻人多元化的才智,甚至是还没有显示出来的才智,都可以充分发挥,成为优秀的人才。公大学生在毕业时,会骄傲地与其他八所教资会院校的毕业生一样优秀。因为你们更务实、更拼搏、更懂得珍惜。我们深信将来公大会以你们感到骄傲,这是公大所有老师们对你们的期许。这是 「以教育改变生命」的真谛。
公大除了有近8千名全日制大学学生之外,还有兼读学位课程。公大的兼读课程的教学模式,强调两个字:「灵活」。我们利用最高端的教学科技,让兼读生的求学过程灵活而充满学习的乐趣。灵活的学习模式,使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 按照自己生活方式及需要,修读学位课程。因此,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跨时空」大学,因为我们令到大学教育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说话来形容公大的教学理念:公开大学是政府创办的新世代、跨时空大学。我们创造优越,改变生命。
古语曰:「得道多助」,我们非常感恩能有这么多热心教育的基金会、公益团体、善长仁翁及公司机构今年捐赠总额达六百四十多万元的奬助学金,使六百多位同学能直接得益。对于部份公开大学同学来说,学费是一项不轻的负担。若没有在座各善长的鼎力支持,这些同学恐怕难以达成求学的梦想。他们能够改变生命,是因为在座各位的支持及帮助。正如刚才方正主席提到,我们今年在「自资专上奖学金计划」的成绩为历年之冠,我们大学的「学生资助基金」今年所派发的奖项金额及得奖学生的人数,亦是近五年最高,这充份显示社会对公大的认同。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为所有公大的支持者热烈鼓掌,并献上我们最衷心的感谢! |
部门:
校长室 ( po@ouhk.edu.hk )
更新日期: Mar 2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