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大學通訊 2016年1月‧第二十五卷‧第一期 |
|
目錄
本期封面
校長的話
封面故事
活動
研究中心弘揚中華文化
成立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
知識全民共享
第 24 屆畢業典禮
「公開大學教職禮讚」
前副校長漫談時間、信仰與人生
訪問英國公開大學
設計聖誕卡以表心意
學生參與論壇劇場
為青年護理工作者領航
接待福建省代表團
圓玄學院來訪
護士管理局來訪
大學發展
公開大學校訓
再獲研究資助局撥款
學術活動與聯盟
公大講堂
科研考察團遠赴北極
國際會議論海藻應用
法律翻譯講座
亞洲開放大學協會年會
國際遠距離教育聯會年會
捐款
檢測和認證獎學金
成立研究及出版基金
課程
新課程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簡訊
人物
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榮譽博士學位
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榮譽大學院士
具影響力教育人物
內地聯繫
赴廣西交流
喜迎新一批內地學生
校友事務
極地馬拉松與人生
培訓普通話朗誦比賽評判
慶祝十周年會慶
學生服務與活動
學生傑出表現
企業管治論文比賽摘冠
創業賽連奪兩獎
校友於會計專業試中名列前茅
抬轎比賽獲季軍
宣揚好客之道
學生短片獲獎傳揚廉潔訊息
護理學課程學生入選國際青年交流計劃
網絡技能競賽奪冠
全國科技競賽中再創佳績
簡訊
在國泰城感受翱翔萬里
羽毛球賽推廣健康和合作精神
揭開沙頭角神秘面紗
![]() ![]()
新年伊始,我謹祝大家新年快樂,未來一年滿載平安、喜悅和希望。
學習並非學生的專利,我們深信知識能建構更美好的社會,因此我們推出「公大講堂」,通過公眾電視頻道廣播一系列的名人講座,讓所有市民大眾都可從中汲取知識,令香港成為公開大學的大講堂。隨着本校於去年12月正式確立「公誠毅樸,開明進取」為校訓,我們會在這崇高的目標和堅定的原則下,秉持「有教無類」的宗旨,讓公開大學繼續壯大。 培育檢測及認證專才![]()
獲委任為專業評估機構 當天,資歷架構檢測及認證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楊敬宗主席,及資歷架構秘書處彭炳鴻總經理亦應邀出任主禮嘉賓。啟動禮後隨即舉行「資歷架構如何應用於檢測及認證業」分享會。 投放更多資源
![]() ![]()
課程配合業界發展 ![]() ![]()
理論、實踐與配套並重 ![]() ![]() ![]() 公開大學喜獲「田家炳基金會」的慷慨捐贈,加上政府配對補助金,合共逾七百萬元,得以成立「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並開展神州學人交流計劃。
中心的成立典禮於去年10月29日舉行,邀得民政事務局許曉暉副局長及田家炳基金會董事田榮先先生任主禮嘉賓。許副局長在致辭中讚揚中心的成立能連繫社會各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田先生亦表示:「教育為國家之本,基金會尤其重視教育。很高興公開大學『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和我們不謀而合。」黃玉山校長感謝基金會的贊助,表示中心將與不同團體合作舉辦活動,進行跨學科研究。
中心隸屬人文社會科學院,由院長譚國根教授兼任中心主任。當天出席的嘉賓還有教育局副秘書長黃邱慧清女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吳志華博士、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副主席黃景強博士及校董會主席方正博士等。典禮後隨即舉行由張信剛教授主講的「公大講堂」首場講座。 ![]() ![]()
公開大學成立全港首間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致力推廣及進行創意產業和人文學科的研究,促進相關學術交流與發展,並開發創新教學方法及嶄新的知識。 ![]() ![]() ![]() 本校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去年10月14日舉行「知識全民共享」記者會,一同介紹全新一輯「進修新天地」的詳情,並同時宣佈推出「公大講堂」名人演講系列。
![]()
2015 年度香港小姐冠軍 我中學畢業後到外國升學,開闊了眼界,發現自己的知識不足,明白「學海無涯」的意義。 ![]()
2015 年度香港小姐季軍 看過一些「進修新天地」的講座,覺得這節目不只適合學生,就連我父母也說吸收了不少新知識。 ![]()
無綫電視藝員 我在公開大學任兼職導師,講授香港廣播的歷史、主持節目的技巧及節目製作。我欣賞公開大學的課程能迎合不同學生的需要,亦很高興看到學生有進步。 ![]()
無綫電視藝員 我認為在學習語文方面,最重要是多加練習。早前公司跟韓國方面合作,於是我把握機會,前往當地學習韓語以充實自己。 ![]() ![]()
公開大學第24屆畢業典禮於去年12月15日舉行,由副校監李業廣博士主持。本屆畢業生逾5,800人,約五成六獲頒學士學位,另接近一成六取得深造學位、文憑或證書;其中超過2,600人修讀全日制課程、3,100人修讀兼讀制課程。大學至今總畢業生人數已超逾九萬人。 黃玉山校長致辭恭賀兼讀課程的畢業生,並對他們勤勉自律、堅毅不屈的求學精神表示欽佩。他亦讚揚全日制面授課程畢業生追求知識的熱忱,他們在入讀本校時的公開試成績即使未必出眾,但珍惜大學教育的機會,力求卓越。黃校長同時亦宣佈大學確立以「公誠毅樸,開明進取」為校訓,象徵公開大學對學生至為重要的要求,期望同學們能抱誠守真,以「開明進取」的胸襟及態度去逐步實現「公誠毅樸」這個崇高而切實的教育理想。 ![]() ![]() ![]() ![]() 「公開大學教職禮讚」![]()
人力資源部於去年12月14日在銀禧學院舉辦首個「公開大學教職禮讚」。是次典禮向獲得校長傑出教學獎、校長卓越成就獎、長期服務獎及教職員榮休獎的同事表示祝賀並感謝他們對本校作出的貢獻。 ![]() ![]() 訪問英國公開大學去年10月5至8日,黃玉山校長率領葉耀強協理副校長、多位學院院長及高級教職員,前往英國公開大學訪問。一行七人的代表團與該校校長Peter Horrocks、多位學院院長及行政部門主管會面,並進行廣泛的交流。討論的議題涉及開放教育的模式、質素架構、教材運用、教與學創新方法、學生資料分析等。多位院長並安排個別會議,集中討論相關課程的內容和發展,成果豐碩。 ![]() 設計聖誕卡以表心意![]()
由本校首次舉辦的「公開大學聖誕卡設計比 賽」經已圓滿結束,由修讀「企業管治碩士 」遙距課程的黎浩懷同學贏得冠軍。他的設計並已印製成公開大學2015年度聖誕卡。 學生參與論壇劇場![]()
去年10月2日,教育及語文學院邀請 Just Education Services Organisation 為學生演出一場以賭徒為主題的「論壇劇場」。這種劇場讓觀眾參與其中,並以結合說話和行動的形式進行。通常當故事中的主角遇到難題,需要幫忙時,台下觀眾會被邀請發表意見,並化身成其中的角色人物,到台上繼續未完成的演出。 為青年護理工作者領航![]() 由公開大學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合作推出的「信義青年護理服務啟航計劃」,於去年10月12日在本校舉行開學禮,社會福利署彭潔玲助理署長(安老服務)、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陳靜宜總幹事、本校黃玉山校長和護理及健康學部主任李國麟教授一同主禮。該計劃旨在鼓勵青年人投身護理行業,參加者會到安老或康復服務單位從事護理培訓,同時兼讀本校的「健康學文憑(社區健康護理)」課程。完成兩年培訓後,畢業生可獲社會福利署發還課程費用。 接待福建省代表團![]() 來自福建省多個公共機關的人員一行12人,由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陳樺率領,於去年12月9日到訪本校,與黃玉山校長、黃錫楠副校長、李榮安副校長及葉耀強協理副校長等會面。雙方討論課程的安排及學生的交流合作。代表團對本校的重點課程表示濃厚興趣,尤其是護理學及教育相關的課程,其後還參觀了銀禧學院的多項設施。 ![]() 圓玄學院來訪![]() ![]() 圓玄學院一行四人的代表團,包括陳國超主席、湯修齊副主席、陳承邦董事及陳承志理事,在去年10月23日到訪本校,由校董會方正主席及黃玉山校長等高層接待。圓玄學院過去一直熱心支持本校,是次探訪加深了他們對本校全日制課程的發展及大學近况的了解。代表團亦參觀了銀禧學院內全日制課程的相關設施,包括檢測和認證實驗室、文化創意工作室等。 護士管理局來訪![]() 香港護士管理局代表團於去年8月到訪本校,與護理及健康學部教職員、學生及校友會面,以了解課程運作及教學安排,並前往青山醫院及聖德肋撒醫院視察學生臨床實習的情況。護理學榮譽學士(普通科)、護理學榮譽學士(精神科)、普通科護理學高級文憑及精神科護理學高級文憑四個全日制課程再獲該局認證肯定,獲批未來五年的認證。 公開大學校訓![]()
公開大學於2015年12月15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上,正式確立「公誠毅樸,開明進取」為校訓。 ![]()
就讀中英語文副學士課程的何超敏同學,提交的校訓包含兩組四字詞:「公誠毅學,開明創新」。她解釋,「公」字含有公正、公平之意,突顯公開大學秉持「有教無類」精神,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至於「創新」,則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力。超敏正在修讀首個學期,一切有待適應,最關注的是學業。日間有正職,公餘則修課,校訓中的「毅」字是她的個人體會:「我修讀遙距課程,要長期堅持學習,毅力是很重要的。」 再獲研究資助局撥款
公開大學在第二輪自資院校競逐申請的研究基金中,獲研究資助局資助達1,700萬元,在12間院校中位列第二。綜合第一及第二輪撥款,本校獲最高總額,成績亮麗。 ![]() 公大講堂![]() ![]() 著名填詞人盧國沾先生於去年11月28日以「歌詞背後」為題,暢談他創作歌詞背後的故事。被譽為「詞壇聖手」的盧先生,文字細膩,題材多樣,作品包括三千首粵語流行曲及廣告歌等。他表示《大地恩情》的歌詞如實反映他年幼時農村的生活,而《前程錦繡》則是為同名電視劇度身訂做的勵志歌詞。講座結束前,黃玉山校長更以盧先生的作品《漁舟唱晚》,為在場觀眾高歌一曲。 ![]() ![]() ![]() ![]()
公開大學一行19人的科研考察隊,在科技學院何建宗院長率領下,於去年9月7日出發前往北極北冰洋和斯瓦爾巴德群島一帶進行考察。 ![]() ![]() 國際會議論海藻應用![]() 近年多項科學研究顯示海藻有重大潛質,可以應用於環保、醫藥、食品及能源等方面。去年11月21至23日,由本校創新科技與持續發展研究所主辦的「第六屆南中國海紅潮預防和管理國際研討會暨第二屆藻類生物質資源化利用國際會議」,集合本港及海內外專家一起探討與海藻有關的生物研究,以及防止和管理有害藻華的有效方法,彼此並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是次國際會議能成功舉辦,有賴裘槎基金會、中英互助會信託基金及伍絜宜慈善基金的贊助。 法律翻譯講座本校人文社會科學院及香港法律翻譯學會於去年10月10日,合辦一連三場有關法律翻譯的公開講座,包括由梁定邦資深大律師講解「中英法制之文化與語言差異」;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周一嶽醫生講述「平等機會法例及其語言特色」;及本校副教授兼學會主席潘慧儀博士主講「法庭新聞翻譯」。 ![]() ![]() 亞洲開放大學協會年會![]() ![]() 於去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舉行的第29屆亞洲開放大學協會年會,由馬來西亞開放大學主辦,題為「開放和遙距教育的新領域」。年會一向廣為業界及開放和遙距教育的倡導者推崇,是彼此互相連繫,及討論具共同興趣的學術議題的重要平台。身兼亞洲開放大學協會會長的黃玉山校長為年會主持了會員大會及執行委員會會議,而大學研究中心李錦昌總監亦應邀發表主題演講。 國際遠距離教育聯會年會![]() 由南非大學主辦、以網上遙距課程的增長及可持續性為主題的第26屆國際遠距離教育聯會年會,於去年10月14至16日在南非太陽城舉行,逾900名來自世界各地共67個國家的代表參加。本校大學研究中心李錦昌總監出席年會,代表校長參與同時舉行的校長高峰會議,並於10月17日在高級別政策會議中發表演講。 檢測和認證獎學金![]()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捐款二百萬元成立獎學金,以鼓勵本校全日制檢測和認證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公開大學對此由衷感謝。 成立研究及出版基金
本校喜獲榮譽院士兼校友舒小佩女士以其命名的慈善基金捐款一百萬元,成立「舒小佩慈善基金 — 研究及出版基金(應用研究)」,鼓勵公開大學教職員進行有利香港相關行業發展的應用研究項目,並出版高質素的研究著作。 ![]() 新課程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社會科學碩士 ![]() 由人文社會科學院開辦的「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內容涵蓋國際遷徙及勞動經濟學、國際金融及貨幣制度、全球化及經濟發展,以及國際機構及全球管治。課程獲多位知名學者出任榮譽教授,學院亦會邀請來自不同公營機構的專家講解課題。該課程是本港首個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的深造課程。詳情請瀏覽http://www.ouhk.edu.hk/msscied。 環球商業及市場學碩士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推出全新的「環球商業及市場學碩士」課程,旨在讓學生獲得全球商業及市場學最新的高階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投身專業及高階管理人員行列打好基礎。課程包括一個「海外沉浸課程」的單元,讓學生可以透過海外學習,認識國際商業的語言,並探討全球議題。 健康學證書(懲教健康護理) ![]() 此證書課程為期一年,專為在職懲教署人員而設,旨在教授他們所需的護理技巧和理論,以提升他們照料在囚人士的能力。課程設計配合社會福利署有關健康護理人員的指引,由護理及健康學部開辦,並會邀請懲教署的專家講授法律及監獄監管的課題。 ![]()
攝影畢業生作品展 ![]() ![]() 全日制及專業課程畢業典禮
兩場「終身學習、齊創未來」公開講座 ![]() ![]()
體驗長者苦況 宣揚關懷訊息 ![]() 多姿多彩的學生活動
![]() ![]() 學院新課程
高級英語證書(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應試課程) 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榮譽博士學位
曾鈺成議員〈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曾鈺成議員在香港政制及政治發展上擔當極其重要的角色,他現任立法會主席,亦是民主建港聯盟的創會主席。八零年代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之際,曾議員在諮詢過程中積極參與,並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成員。他亦是資深教育家,擁有三十年教學經驗。
許美德教授〈榮譽文學博士〉
![]() 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榮譽大學院士![]() 蔡惠琴女士是資深管理顧問,在培訓、管理諮詢及人力資源發展上,擁有逾30年經驗。她歷任多個政府及法定組織之委員,協助制訂本港人力資源政策。她亦熱心培育年青一代,在多間本地大學出任校董及委員會成員。 ![]() 楊國榮教授現任製衣業訓練局總幹事,一直致力推動行業發展,尤其在引入國際資歷認證、促進專業發展方面,貢獻良多。他亦是目光遠大的教育家,數十年來竭力為業界培育人才。他現為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兼任教授。 ![]() 容永祺先生是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區域執行總監,在金融及保險業擁有超過30年豐富經驗,領導業界之專業發展,成績斐然。容先生亦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和高等教育發展,歷任多個政府諮詢組織成員及多間大學校董和委員會成員。 ![]() 李國華先生是成功的企業家,並將其40年營商知識及經驗,通過公益事務回饋社會。他尤其關注弱勢社群,對協助中國內地較落後的地區興建學校及翻新校舍不遺餘力,又創立多個獎學金,鼓勵不同背景的學生努力學習,追尋夢想。 ![]() 具影響力教育人物![]() ![]() 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及副校長李榮安教授一同入選「香港40年來有影響力教育人物」首輪選舉,成為40位候選人之一。活動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與大公報合辦,為慶祝聯會成立40周年,首先選出40位40年來對本港教育界作出重要貢獻及具影響力的人物,然後從中選出最後十人。 赴廣西交流![]() 葉耀強協理副校長及中國事務統籌主任石雪梅女士在去年 10 月19至20日前往廣西,訪問當地政府機關及多所教育機構,以促進彼此的認識和交流。行程包括到訪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廣西廣播電視大學、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師範學院、廣西招生考試院及南寧市第十四中學。 喜迎新一批內地學生近 200 名內地學生於今學年加入公開大學,當中 就讀深造課程的學生人數達 146 人,為歷年之 冠,另有 39 位就讀本科課程。去年本校與數間福 建省高等院校簽訂「三加一計劃」協議,讓內地 已完成三年大學課程的本科生來本校修讀餘下一 年的課程;今年就有 15 位內地學生加入此計劃。 極地馬拉松與人生![]() 公共事務部校友事務組去年10月8日邀請長跑好手、康宏金融集團主席王利民先生主講「極地‧馬拉松‧人生」講座,與逾百位校友分享他的極地長跑經驗和人生哲學。王先生定下「7+2+1」的賽跑目標,即七大洲、南北極和撒哈拉沙漠,現已完成了一半。他憶述在兩極長跑既要注重保暖,又要留意排汗,而在撒哈拉沙漠比賽則要背負沉重的裝備。王先生深信每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他以跑步比喻人生:「今天是餘生的第一天,所以人生的起跑線就在今天。」 培訓普通話朗誦比賽評判![]() 普通話學會(校友)舉辦的第四期「語言傳意評判員培訓課程」已於去年11月結束。學員通過課程了解朗誦評判的具體要求及如何剖析各種誦材,並於實習環節中將所學的技能應用。此外,該會亦舉辦聚會慶祝五周年會慶,逾50人參與。 慶祝十周年會慶![]() 人文社會科學院同學會慶祝成立十周年,於去年10月17日舉行晚宴,席間除安排多項慶祝活動外,參加者還獲贈十周年紀念特刊。 學生服務與活動![]() ![]() ![]() ![]() 學生會及33個學生組織於去年仲夏分別為全日制課程新生舉辦迎新營,透過遊戲、競賽及活動,讓同學們建立友誼,並迎接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 ![]() ![]() ![]() ![]() ![]() ![]() ![]() 畢業生與校長合照
學生事務處於去年 12 月在校園安排拍照時段,讓應屆畢業同學有機會和黃玉山校長合照留念,為學習旅程留下難忘回憶。 生態考察
八位修讀環境學深造證書課程同學,去年11月28日在科技學院麥士維教授帶領下,前往西貢東郊野公園實地考察生態。 ![]() ![]() 手作市集
學生會去年11月19至20日在校園舉辦別開生面的手作市集,設置38個攤位,擺賣同學創作,又招募同學表演,場面熱鬧。 慈善跑步行
近百位師生於去年11月28日參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快車」慈善跑步行籌款活動,為內地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帶來重見光明的希望。 ![]() ![]() ![]() 精彩球賽
去年10月及12月,學生事務處首次舉辦教職員及學生足球友誼賽及三人學生籃球賽,而本校欖球學會亦於11月與香港理工大學對壘,為校園帶來熾熱的運動氣氛。 ![]() 馬拉松隊
本校馬拉松隊獲逾300名同學、校友及教職員響應參加,並於去年12月5日獲NIKE長跑隊義務舉辦長跑入門工作坊,並由前香港田徑隊成員及十公里、半馬拉松、三千米障礙賽前香港青年紀錄保持者蘇凱男擔任教練,講解跑步理論和知識,協助隊員備戰1月17日舉行之渣打香港馬拉松。 ![]() ![]() ![]()
體育課程 學生事務處推出一系列體育課程及工作坊,包括空手道、跆拳道、韓國潮流舞蹈、羽毛球、健身器械、跳繩等,使同學可以嘗試不同的運動。 企業管治論文比賽摘冠![]() 三位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全日制課程學生孫景豪、顧潤及何偉仁參加「2015香港特許秘書公會企業管治論文比賽」,以「危機管理及企業管治」為題,提交一份五千字論文,在39隊專上院校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獲獎論文更於去年12月出版的香港特許秘書公會期刊《CSj》內刊載。 創業賽連奪兩獎![]() 11位分別修讀專業會計、電腦學、商業管理學及國際商業學的全日制課程學生組成兩隊,參加2015香港電腦通訊節之「幫你做老闆 ─ 創業學習賽」,透過設立展銷攤位來銷售數碼產品,過程中取得了對營銷規劃及業界的寶貴經驗,最終還獲得亞軍及季軍的佳績。 校友於會計專業試中名列前茅![]() 專業會計課程畢業生江而勁,在去年6月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舉辦的專業會計師考試中表現卓越,考獲全港首十名最高分數的成績,獲公會頒發Top Affiliate 獎項。 抬轎比賽獲季軍![]() 全日制課程學生陳俊亨、陳美霖、陳梓鋒、謝子韜、張靜姿、張銘杰、李立培、李樂熹、蔡豐蔚及翁偉傑去年11月29日參加了在赤柱舉行的「抬鑽轎比賽」。比賽由社企鑽的舉辦,各隊健兒須合力為行動不便的年青人乘客帶來特別的運動體驗。本校隊伍奪得公開組季軍之佳績。 宣揚好客之道![]() 旅遊事務署及香港青年協會每年合辦香港青年大使計劃,培訓年青人學習優質服務文化,宣揚香港好客之道。三位人文社會科學院全日制課程學生吳頌婷、黃善賢及陳曉彤是2014/15年度大使之一,期間表現優秀,於去年8月18日舉行的頒獎禮上獲得嘉許。當日並進行委任儀式,全日制專業會計課程學生趙月華獲委任為本年度大使之一。 學生短片獲獎傳揚廉潔訊息![]() 13位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課程學生組隊參加由廉政公署舉辦的「全城‧傳誠」微電影 Online Fest,製作以「誠信」為主題的微電影,憑藉作品《誠實餐廳》,在12齣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奪得「最高點擊率誠信微電影」及「嘉賓講者優秀選」兩個獎項。製作團隊希望藉一個關於三個好友創業的故事,與觀眾一同反思廉潔誠信的重要性。歡迎於網上觀看影片:https://youtu.be/2ZH2v_PhrR8 護理學課程學生入選國際青年交流計劃![]() 全日制護理學課程學生黃樂婷獲選參加由民政事務局和青年事務委員會合辦的國際青年交流計劃,成為全港各大專院校15位優秀年青人代表之一。交流團於去年9月24至10月1日前往日本鹿兒島,期間拜訪了當地政府機關、並參觀名勝及參與多項文化活動。樂婷表示,此行有機會入住寄宿家庭,體驗地道日本生活,大家更突破語言隔閡成為朋友,她深感難忘。 網絡技能競賽奪冠![]() 全日制電腦工程學學生劉立昊在思科網絡技術學院舉辦的「2015港澳青少年網絡技能競賽(大專組)」中勇奪冠軍並晉身去年9月的決賽,與342名來自大中華及蒙古的專上學生較勁,角逐更高級別獎項。 全國科技競賽中再創佳績![]() 科技學院學生去年5月在「挑戰盃 ─ 香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展露鋒芒,六組參賽隊伍皆取得亮麗成績,其後再下一城,去年11月攜同得獎作品赴廣州大學城並晉身全國賽,與中港兩地逾500間專上院校的學生競賽,贏得二等獎及三等獎各三項。 在國泰城感受翱翔萬里![]() 本校人力資源部不時舉辦各類員工活動,以促進同事間的感情。在去年10月18日舉辦的「趣遊國泰城」活動中,便有超過110名教職員及其親屬參與。他們前往位於赤鱲角的國泰航空公司總部「國泰城」,參觀飛行訓練及機艙服務訓練的設施,了解航空業專才的訓練及工作模式。 羽毛球賽推廣健康和合作精神![]() 為推廣健康訊息及團隊精神,本校「職業安全及健康委員會」在去年11月舉辦了教職員羽毛球比賽。賽事分男子單人、女子單人及混合雙人賽三個組別,每個組別均有四位選手或隊伍爭奪殊榮。經過一輪激戰後,女子單人組由人文社會科學院的同事奪冠,其餘兩個組別則由科技學院贏得冠軍。賽後委員會主席何建宗教授頒獎予得獎者。 揭開沙頭角神秘面紗![]() 人力資源部於去年12月6日舉行「2015秋季旅行 — 揭開沙頭角的神秘面紗」,讓參加者了解沙頭角在香港歷史上扮演的特殊角色。眾人參觀戰時日軍遺跡 — 戰壕及機艙堡,又到一個農場觀賞動物及農作物。在沙頭角聚居的客家人很多,參加者因此亦享用了一頓富特色的客家圍菜午膳。活動約有50名教職員及親友參與。 |
部門:
公共事務部 ( pau@ouhk.edu.hk )
更新日期: Feb 2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