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簡
|
純文字版
主頁
校舍地點
支持公大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高對比度
有意報讀人士
在學學生
校友
導師
教職員
傳媒
新聞稿
活動日誌
專家名錄
媒體報導
刊物
資料及統計數字
連結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
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
Language panel
简
繁
EN
Menu panel
Search
新聞稿
活動日誌
專家名錄
媒體報導
刊物
資料及統計數字
連結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
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
有意報讀人士
在學學生
校友
導師
教職員
傳媒
校舍地點
支持公大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滾動查看更多
傳媒查詢
一般查詢:
2711 2100
info@ouhk.edu.hk
傳媒查詢:
2768 6386
2768 6355
media@ouhk.edu.hk
case OUHK/stAbstractListPRep
傳媒查詢
一般查詢:
27112100
info@ouhk.edu.hk
傳媒查詢:
2768 6386
2768 6355
media@ouhk.edu.hk
年份: 2020
2022
2021
2020
大學新聞
公開大學頒授二零二零年度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
11/11/2020
Picture
content
其中兩位榮譽博士合照(左起):高永文醫生及方黃吉雯。
公開大學管理層與其中兩位榮譽博士合照。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蔡冠深博士,GBS,JP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方黃吉雯女士,GBS,JP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高永文醫生,GBS,JP
榮譽理學博士徐揚生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於昨日(十一月十日)舉行二零二零年度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由副校監李業廣博士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包括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蔡冠深博士、專業會計師方黃吉雯、骨科專家高永文醫生及著名科學家徐揚生教授,以表彰他們對社會的偉大貢獻。
典禮上,公大校長黃玉山教授讚賞四位榮譽博士的斐然成就,以及表揚他們與公大持相同理念,致力將世界變得更美好。他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醒人類應對嚴峻考驗的時候,必須具備無比的創新精神和熱忱,持續地尋求知識的突破,才能作出種種適應,而四位榮譽博士實為造福社會的傑出人士。
此外,黃教授在典禮上分享他對教育的看法。他表示,教育在所有社會的發展中,都發揮着核心的作用。他續稱,「個人的發展與我們在社會的參與息息相關。因此,除了學生的個人成長外,實踐和社會層面也同樣重要。教育應該幫助學生獲取適當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使他們得以滿足不斷在發展中的社會的種種需求,並成為有價值的公民。」
黃教授相信,香港需要更加有系統地推行價值教育,尤其是培養社會價值觀,他建議透過檢討教育政策和焦點、強化政府及學校的合作、檢討課程及加強教師的培訓,以達至良好的教育,幫助學生成為才德兼備的人,同時充實個人和社會。
四位榮譽博士簡介如下:
蔡冠深博士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蔡冠深博士現為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他對本港、中國內地以至世界很多地方的商貿發展貢獻良多。他同時熱心參與公共和社會服務,也積極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通過「新華基金會」及「蔡冠深基金會」,蔡博士承傳了家族的慈善事業,讓更多學生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促進學術和研究交流,鼓勵創新和科技研發。(
了解更多
)
方黃吉雯女士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方黃吉雯女士在會計界成就非凡,並曾服務立法會和行政會議等,為香港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她曾任香港事務顧問,並在香港回歸時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2009年至2014 年期間,香港公開大學在方太的協助下,與國資委合作為國企高級管理層提供遙距專業培訓課程。現時,她仍積極投入社會服務。(
了解更多
)
高永文醫生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高永文醫生是骨科專家。他一直熱心社會服務,包括參與香港防癌會和香港紅十字會的事務,以及積極協調四川大地震後當地的災後復康及重建工作。2000年,高醫生代表醫管局與香港公開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支持公大開辦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培育專才。2012 至2017 年間,他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貢獻殊偉。(
了解更多
)
徐揚生教授 (榮譽理學博士)
徐揚生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亦是知名的機械人技術和人工智能專家,著作等身,對中國航天科技智能控制系統的發展貢獻良多。在他的英明領導和努力下,中文大學(深圳)已發展成為在內地以及海外都享負盛名的高等院校,讓眾多全球知名的學者和科學家聚首深圳,為地區發展帶來新願景和動力,也成為促進中港兩地之間互動合作的橋樑和平台。(
了解更多
)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
www.ouhk.edu.hk
新聞界查詢 : 公共事務部
電話:2768 6355 電郵:
pau@ouhk.edu.hk
年份:
2022
2021
2020
大學新聞
公開大學頒授二零二零年度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
11/11/2020
Picture
content
其中兩位榮譽博士合照(左起):高永文醫生及方黃吉雯。
公開大學管理層與其中兩位榮譽博士合照。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蔡冠深博士,GBS,JP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方黃吉雯女士,GBS,JP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高永文醫生,GBS,JP
榮譽理學博士徐揚生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於昨日(十一月十日)舉行二零二零年度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由副校監李業廣博士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包括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蔡冠深博士、專業會計師方黃吉雯、骨科專家高永文醫生及著名科學家徐揚生教授,以表彰他們對社會的偉大貢獻。
典禮上,公大校長黃玉山教授讚賞四位榮譽博士的斐然成就,以及表揚他們與公大持相同理念,致力將世界變得更美好。他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醒人類應對嚴峻考驗的時候,必須具備無比的創新精神和熱忱,持續地尋求知識的突破,才能作出種種適應,而四位榮譽博士實為造福社會的傑出人士。
此外,黃教授在典禮上分享他對教育的看法。他表示,教育在所有社會的發展中,都發揮着核心的作用。他續稱,「個人的發展與我們在社會的參與息息相關。因此,除了學生的個人成長外,實踐和社會層面也同樣重要。教育應該幫助學生獲取適當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使他們得以滿足不斷在發展中的社會的種種需求,並成為有價值的公民。」
黃教授相信,香港需要更加有系統地推行價值教育,尤其是培養社會價值觀,他建議透過檢討教育政策和焦點、強化政府及學校的合作、檢討課程及加強教師的培訓,以達至良好的教育,幫助學生成為才德兼備的人,同時充實個人和社會。
四位榮譽博士簡介如下:
蔡冠深博士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蔡冠深博士現為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他對本港、中國內地以至世界很多地方的商貿發展貢獻良多。他同時熱心參與公共和社會服務,也積極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通過「新華基金會」及「蔡冠深基金會」,蔡博士承傳了家族的慈善事業,讓更多學生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促進學術和研究交流,鼓勵創新和科技研發。(
了解更多
)
方黃吉雯女士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方黃吉雯女士在會計界成就非凡,並曾服務立法會和行政會議等,為香港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她曾任香港事務顧問,並在香港回歸時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2009年至2014 年期間,香港公開大學在方太的協助下,與國資委合作為國企高級管理層提供遙距專業培訓課程。現時,她仍積極投入社會服務。(
了解更多
)
高永文醫生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高永文醫生是骨科專家。他一直熱心社會服務,包括參與香港防癌會和香港紅十字會的事務,以及積極協調四川大地震後當地的災後復康及重建工作。2000年,高醫生代表醫管局與香港公開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支持公大開辦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培育專才。2012 至2017 年間,他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貢獻殊偉。(
了解更多
)
徐揚生教授 (榮譽理學博士)
徐揚生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亦是知名的機械人技術和人工智能專家,著作等身,對中國航天科技智能控制系統的發展貢獻良多。在他的英明領導和努力下,中文大學(深圳)已發展成為在內地以及海外都享負盛名的高等院校,讓眾多全球知名的學者和科學家聚首深圳,為地區發展帶來新願景和動力,也成為促進中港兩地之間互動合作的橋樑和平台。(
了解更多
)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
www.ouhk.edu.hk
新聞界查詢 : 公共事務部
電話:2768 6355 電郵:
pau@ouhk.edu.hk
無障礙網頁
保障個人資料政策
平等機會政策
使用守則
萬維網主管
© 2022 版權屬香港公開大學所有
無障礙網頁
|
保障個人資料政策
|
平等機會政策
|
使用守則
|
萬維網主管
© 2022 版權屬香港公開大學所有
網頁指南
香港公開大學簡介
校長的話
願景及使命
歷史背景
策略發展計劃
大學管治及組織
大學要員
榮譽博士及院士
資料及統計數字便覽
刋物
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院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教育及語文學院
護理及健康學院
科技學院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行政部門
教與學發展處
財務及校園管理部
人力資源部
資訊科技部
圖書館
中國內地及國際事務處
香港公開大學 深圳辦事處
公共事務部
學術質素保證處
教務處
研究事務處
學生事務處
入學申請
研究生研究式課程
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課程 (兼讀制)
本科生課程
本科生課程 (兼讀制)
副學位課程
副學位課程 (兼讀制)
持續專業進修 (CPD) 課程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
2017-2018 年報
揀選課程
活動日誌
支持公大
有關資料
有意報讀人士
在學學生
校友
導師
教職員
傳媒
賽馬會社區守望相助課程
圖書館
傳媒報道
校訓: 公誠毅樸,開明進取
開放學習資源
iTunes U
知識新天地
公開大學通訊
公大講堂
守則
無障礙網頁
保障個人資料政策
使用守則
研究
研究事務處 (RO)
IRITS
IROPINE
IIBG
PSPRC
RIBILT
RIDCH
RGC 資助項目
大學研究項目知識庫
其他獲資助研究項目
教職員著述資料庫
研究生課程
校外研究資助
校內研究資助
校外發展項目資助
網站搜尋
社交媒體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學生生活及支援
學生成就
電子學習 輕鬆便捷
常用資料
惡劣天氣安排
校舍地點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電話: (852-2711-2100)
傳真: (852-2715-0760)
電郵: info@ouhk.edu.hk
全日制面授本科課程 部份講座内容重温
無障礙網頁
萬維網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