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規例乃根據《學士學位頒授規例》第一至四段制定。
《學士學位頒授規例》及《教務規例》內辭彙釋義所採用的定義同時適用於本規例。
通識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 (見註10) | ||
1. | 學生必須符合下列規定,方可獲考慮頒授通識研究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 |
a) | 符合《入學、註冊及學籍規例》所載的規定;及 | |
b) |
符合《學士學位頒授規例》所載的規定;及 |
|
c) | 修畢至少120學分,其中基礎程度科目不得多於40學分;及 | |
d) | 按有關學士學位課程規例修畢指定的科目,取得至少100學分,其中至少20學分須選自高級程度科目。 | |
2. | 按大學規定,修讀通識研究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必須: | |
a) | 選修表一F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b) | 選修表一MP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c) | 選修表一MC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d) | 選修表一MT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e) | 選修表一HC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f) | 選修表一所列或本校開設的其他基礎、中級或高級程度科目,取得20學分;但在120學分總數中,不得在基礎程度科目取得多於40學分。 | |
通識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 (見註10) | ||
1. | 學生必須符合下列規定,方可獲考慮頒授通識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 |
a) | 符合《入學、註冊及學籍規例》所載的規定;及 | |
b) | 符合《學士學位頒授規例》所載的規定;及 | |
c) | 修畢至少160學分,其中基礎程度科目不得多於40學分;及 | |
d) | 選修高級程度科目,取得至少60學分;及 | |
e) | 完成課程指定的修課要求。 | |
2. | 按大學規定,修讀通識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必須: | |
a) | 選修表一H類別的必修科目,取得40學分;及 | |
b) | 選修表一HF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c) | 選修表一HMP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d) | 選修表一HMC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e) | 選修表一HMT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f) | 選修表一HHC類別的科目,取得20學分;及 | |
g) | 選修表一所列或本校開設的其他基礎、中級或高級程度科目,取得20學分;但在160學分總數中,不得在基礎程度科目取得多於40學分。 | |
3. | 榮譽學士學位分為以下榮譽等級:甲等、乙等(一級)、乙等(二級) 或丙等。惟在特殊情況下,本校可頒授不設等級的學士學位。 | |
4. | 按照有關課程的修課規定,學生獲頒學士學位的榮譽等級將由大學按規例決定。 | |
5. | 為計算積分點以釐定通識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學位的等級,大學規定以表一所列的高級程度科目中積分點最高的40學分為 "(a)組";以表一所列的高級或中級程度科目中積分點最高的40學分(已計入 "(a)組"者不算在內)為 "(b)組"。再者,"X" 的數值為1,表示 "(a)組"與 "(b)組"同等重要。(參閱《學士學位頒授規例》內「榮譽學士學位的等級」部分) |
表一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通識研究社會 |
通識研究榮譽 |
計算學位 |
基礎程度 |
|||||
ENGL A101 1,2 |
大學英語寫作技巧 |
5 |
F |
HF |
-- |
ENGL A122 1 |
表達技巧 |
5 |
F |
HF |
-- |
CHIN A172C |
語文通論 |
5 |
F |
HF |
-- |
MGT B160 1 |
基礎商業管理 |
5 |
F |
HF |
-- |
SCI S121 1,3,6 |
理化基礎課程 |
10 |
F |
HF |
-- |
SCI S122 1 |
生物及地球學基礎 |
10 |
F |
HF |
-- |
SCI S123 1,6 | 基礎物理 |
5
|
F |
HF |
-- |
SCI S124 1,6 | 基礎化學 |
5
|
F |
HF |
-- |
SOSC A101 1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 |
20 |
F |
HF |
-- |
SOSC A101W 1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 |
20 |
F |
HF |
-- |
SOSC A111C 1,3,9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心理學與社會學 |
10
|
F |
HF |
-- |
SOSC A111CW 1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心理學與社會學 |
10
|
F |
HF |
-- |
SOSC A112C 1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經濟學與政治學 |
10 |
F |
HF |
-- |
SOSC A121C 1,9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心理學 |
5
|
F |
HF |
-- |
SOSC A122C 1,9 |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社會學 |
5
|
F |
HF |
-- |
IT S101 1 |
資訊及通訊技術學導論 |
10 |
F |
HF
|
-- |
中級程度 |
|||||
CHIN A202C 7 | 當代中國文化 |
10
|
MC
|
HMC
|
b
|
CHIN A213C 1,8 | 香港歷史(1842-1997) |
10
|
MC
|
HMC
|
b
|
CHIN A270C |
中國文學與文化導論 |
10 |
MC |
HMC |
b |
CHIN A291C |
邏輯與方法論 |
10 |
MC |
HMC |
b |
HIST A202 1 |
現代中國(1900-1978) |
10 |
MC |
HMC |
b |
HIST A213 1 |
香港歷史(1842-1997) |
10 |
MC |
HMC |
b |
CHST A201 1 |
中國社會概述 |
10 |
MC |
HMC |
b |
PSYC A212 1 |
心理學導論 |
20 |
MP |
HMP |
b |
ECON A202C 1 |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 |
10 |
MC |
HMC |
b |
ECON A203 1 |
香港經濟 |
10 |
MC |
HMC |
b |
LIBS A201 |
太平洋世紀 |
10 |
MC |
HMC |
b |
LESM A201 |
香港司法制度 |
10 |
MC |
HMC |
b |
POLS A201 1 |
政治學導論 |
10 |
MC |
HMC |
b |
POLS A201C 1 |
政治學導論 |
10 |
MC |
HMC |
b |
SOCI A202 1 |
香港社會 |
10 |
MC |
HMC |
b |
SOCI A202C 1 |
香港社會 |
10 |
MC |
HMC |
b |
POLS A211 1 |
香港政府及政治 |
10 |
MC |
HMC |
b |
POLS A211C 1 |
香港政府及政治 |
10 |
MC |
HMC |
b |
PSYC A212C 1 | 心理學導論:理論與實踐 |
20 |
MP |
HMP |
b |
ENVR S206 1,3,4 | 環境學 |
20 |
MT |
HMT |
b |
ENVR S216 1,4 | 環境學:變動、競爭和回應 |
20 |
MT |
HMT |
b |
高級程度 |
|||||
LANG A331 |
語義學與語用學導論 |
10
|
HC
|
HHC
|
a 或 b |
TRAN A335 |
文化與翻譯 |
10
|
HC
|
HHC
|
a 或 b |
CHST A300C |
中國法律與法制 |
10
|
HC
|
HHC
|
a 或 b |
CHST A301 |
當代中國專題研究 |
10
|
HC
|
HHC
|
a 或 b |
CHST A304C 1 |
中國當代史 |
10
|
HC
|
HHC
|
a 或 b |
CHST A312 1 |
國際政治與中國 |
10
|
HC
|
HHC
|
a 或 b |
CHST A322 1 |
中國管治體制 |
10
|
HC
|
HHC
|
a 或 b |
PSYC A307 1,5 |
社會心理學 |
20
|
HC
|
HHC
|
a 或 b |
PSYC A317 1,3,5 |
社會心理學 |
20
|
HC
|
HHC
|
a 或 b |
PSYC A317C 1 |
社會心理學 |
20
|
HC
|
HHC
|
a 或 b |
SOCI A318 |
文化、傳媒及身份 |
20
|
HC
|
HHC
|
a 或 b |
LIBS A301 |
國際政治、經濟、科技與文化 |
20
|
HC
|
H
|
a 或 b |
ENVR S341 1 |
環境法例及管理 |
10
|
HC
|
HHC
|
a 或 b |
PUAD A301 1 |
香港公營機構管理 |
10
|
HC
|
HHC
|
a 或 b
|
BIOL S328 1 |
生態學 |
10
|
HC
|
HHC
|
a 或 b
|
POLS A301 |
國際組織 |
10
|
HC
|
HHC
|
a 或 b
|
SOSC A313 1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
20
|
--
|
H
|
a 或 b
|
SOSC A313C 1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
20
|
--
|
H
|
a 或 b
|
註:
二○二○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