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部范富城部長話別公大
剛從服務多年的崗位退下來的人力資源部范富城部長,清楚記得在1988年11月14日履新的第一天,便開始參與成立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的籌備工作。翌年學院正式創立,其後升格為大學。他打譬喻說:「我有份『湊大』公開大學。」
過去二十多年,大學走過顛簸的道路,亦曾度過不少艱困的時刻。今年11月退休的范富城回首當年,依然歷歷在目。那時候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市民十分渴望接受大學教育,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的開辦,吸引了六萬多名市民申請入學,當時整體員工工作壓力極大。至1991年,發生了重大人事變動,同事受到影響而士氣低落,令他一度有意另謀出路,但署理校長鄧立真教授與校董會人力資源委員會黃匡源主席懇切挽留。「我被他們的真誠無私和對教育的承擔打動,在使命感的號召下,遂答應留下來。」范先生說時,語氣稍帶激動,眼裏隱現淚光。
2005年推行的職員離職計劃是另一件艱鉅任務。當年大學因財政壓力,不得已作出這艱難的決定,而他身為人力資源部主管,自然責無旁貸,只希望盡力減低對同事的衝擊。部分同事不滿在所難免,校內甚至有聲音要他下台。他勉勵自己要以平常心面對,努力完成工作。接下來的發展,證明公開大學終於通過逆境考驗,再創高峰。
在公開大學工作二十四載,范先生建樹良多,但他謙稱自己無大貢獻,只是竭誠為大學和同事們服務,盡力而為而已。他說,人貴知進退,是緣將他帶進公開大學,如今退休,也是緣。離任後以兼職方式繼續協助校董會遴選下任校長,之後會和人力資源的事業劃上句號,並計劃跟隨二弟營商。
問及可有什麼臨別贈言,他說,現在離開公大,正是公大茁壯時期,但過去走過的路令他有一點體會 -- 他認為用人是重中之重,正派無私的品格比能力才幹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