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文學 周漢輝享受詩生活
周漢輝以香港公開大學學生身份參加「城市文學創作獎」,今年初憑〈回水澗石〉獲新詩組冠軍。過去兩年,他先後取得青年文學獎新詩組冠軍以及中文文學獎新詩組亞軍,但他坦言:「這次獲獎,我特別開心。」因為他的作品本地色彩較濃,而這次比賽的評判為華語世界著名詩人北島、鄭愁予及楊澤。
寫詩已六年多,漢輝於2007年開始修讀本校中國語言及文學學士課程,看來順理成章,但他卻表示,年輕時沒想過會踏上文學之途。他一向愛看課外書,但教科書總被他擱在一旁,今天回望,多番思量下總結說:「當年不懂珍惜,錯失讀書機會。」兩次會考成績都不太理想,他曾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修讀商科。然而修讀商科非他興趣所在,只是考慮到出路較佳罷了。
他曾任文員,又經歷過一段失業期,在職場上兜兜轉轉,最終覓得文化精品店售貨員一職。無心插柳,店內發售的詩刊勾起漢輝寫詩的興趣。起初沉醉於詩歌的浪漫、激情,隨着投稿到《秋螢詩刊》而認識文壇前輩葉輝、關夢南,帶領他走進新天地:「我深受他們生活化的創作方向影響,詩作取材亦轉向生活,還原基本。」像〈回水澗石〉,就是他乘坐元朗至粉嶺的77K巴士的沿途所見,加上對生死的思考而創作的。
修讀文學課程,讓他有機會細讀大量文學作品,汲取文學養分之餘,更能充實其他方面的知識。他喜歡「新聞、編輯及廣告」一科,對導師的靈活教學留下深刻印象;而「中國中古史」一科的導師,對待學生如子侄般,即使修讀遙距課程,亦體味到師長的關顧之情。持續進修,亦能夠為未來工作打好基礎,漢輝現於小學任教學助理,期望朝教學方面發展。至於寫作,他的首部詩集預計於今年夏季出版,往後將轉向散文寫作,希望能創作出更深層次的作品。
請閱覽〈回水澗石〉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