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大學落實果效為本教學

本校去年獲教育局撥款一百九十多萬元資助,現已在全日制面授課程首先引入果效為本教學模式。
正如本校前任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現任果效為本教學模式計劃負責人柯朗德教授所言,果效為本教學模式就是把教育的焦點,從重視教轉向為重視學並明確讓學生知道他們應達到的學習成果。
為落實新模式,大學去年5月成立團隊在不同層面開展前期工作,包括協助釐定大學的整體教育成果,制定課程和學科的共通學習成果,舉辦工作坊、研討會幫助學術人員掌握模式重點,跟課程主任和學科主任重新制定課程及學科發展文件。今年1月,大學推出四個試點科目,並對各科進行評鑑;方法包括觀課、學生問卷、與學生和教職員面談,以及分析學生的作業;整體評估結果良好。
柯朗德教授指出,大如課程,小至學科的學習成果都必須配合大學的整體教育成果,也就是大學認為畢業生應有的個人特質,包括在學術和專業範疇內展示其勝任力、堅持終身學習、善分析、富創見等等。果效為本教學模式如能行之有效,對教與學均有莫大益處:既有助教師選取教學內容和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習項目、評估策略,也有助學生清楚了解自己要學到什麼,並監察自己的學習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