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公開大學一向致力發展和應用嶄新教育科技,促進學與教的效能。最近,大學完成了創新教學中心計劃,成功推出四十多個工作項目,為學生和教職員提供可靠的資訊系統設施及先進的支援教學工具,有助推動現代學與教的發展工作。
香港公開大學於2007年獲政府撥款六千
二百八十萬元開展創新教學中心項目計劃,以建立一個新一代、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環境,融合遙距、面授和網上教學的優點,創建靈活互動、無遠弗屆、個人化的智能學習平台。
創新教學中心的主要工作項目:
- 建立資訊高速通道系統(INFOWAY)
- 發展彈性進修智能學習模式(IFLMOL)
- 推出網上課程及學習工具
- 支援教學項目
- 設立智能進修諮詢/輔導系統
要鞏固現有的資訊科技並加以發展,建立INFOWAY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系統以網上服務平台的形式,結合所有數據庫和支援系統,加強資訊傳播和通訊效能。
與此同時,IFLMOL加強了現有網上學習平台,換上新介面和增添工具,為學生提供「智能學習空間」。該模式也備有多個創新教學工具,包括智能導修系統,支援導師的教學和行政工作,為導師提供「智能教學空間」。
創新教學中心計劃還包括發展多個網上課程及一系列的網上學習工具。當中的網上課程包含各種網上學習元素,例如音頻、視頻、動畫、網上討論、互動練習和測試題等,以配合網上學習的需要。
創新教學中心亦可支援教學項目,有助推動創新學與教的新文化。在這方面已完成的項目包括有專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短期課程建立的學與教平台、護理學多媒體學習課件、專為護理學課程實習考核而設計的移動裝置和免費課件。
此外,智能進修諮詢/輔導系統可以為有意報讀人士及現有學生提供諮詢和輔導服務。前者就課程及學科資料、學習模式和職業概況等的提問提供快速回應,後者則協助學生編訂修讀計劃,如選擇學科和計算畢業學分等。
副校長(科技及發展)梁鎮明教授說:「總的來說,創新教學中心的工作項目為大學的教職員、導師和學生帶來多重裨益,特別在一些需要有效溝通和協作的學習和教學活動中,創新教學中心的成效更為顯著。」
他續稱:「成功的創新教學往往是通過同儕之間的交流、整合和協作而產生。學術和行政部門對INFOWAY的反應正面,例如硬件升級和網上申請休假與批核等,有助提升工作效率;而導師和學生則十分欣賞在IFLMOL下開發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