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者講座系列:
跨文化對話與社會變遷
由人文社會科學院主辦、在今年9至11月舉行的「國際學者講座系列:跨文化對話與社會變遷」,是繼「卓越名人演講系列」後另一慶祝本校二十五周年校慶的學術講座活動。
首場講座在9月25日舉行,由挪威奧斯陸大學易卜生研究中心主任Frode Helland教授主講「易卜生對現代亞洲社會及文化意義」。Helland教授概述易卜生作品對全球的意義,特別是對現代文化的影響,包括自我認同、個人主義、反偶像主義、民主、女性主義、個人和制度之間權力關係的重新構想等。講座亦論及易卜生與亞洲社會和文化的相關性,以及新亞洲的政治和身份認同的興起等。
德國埃爾蘭根大學中國研究所主任Michael Lackner教授在10月17日主持第二場講座,題目為「中國文化對現代世界的啟示」。Lackner教授首先解說為一個國家文化下定義是如何困難,接着以多個歷史例子說明西方對中國文化的嚮往。他又以一些實例探討中國文化對現代世界的啟示,並討論這些例子的實際成效。
最後一場講座在11月7日舉行,由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兼《外國文學研究》主編聶珍釗教授主講「文學倫理批評及其在中國的實踐」。聶教授向觀眾闡釋文學倫理批評是從道德角度閱讀文學作品,目的是根據文學道德範疇、道德教育和啟示,以及與社會的相關性,分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行為、事件和倫理功能。聶教授同時解說了中國文學批評如何處理道德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