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學評審
香港所有高等院校都會定期接受學術評審以保證教與學的質素。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院校,其核証工作由該會成立的質素保證局負責;自資院校的評審,則交予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今年6 月,本校再度邀請評審局評審公開大學的學術質素保證機制,是本校自1996 年取得自我評審資格後的第三次評審,亦是創校以來的第六次。
評審局成立了一個由七名成員組成的專家小組,在6月3至5日到訪本校,對公開大學的質素保證機制進行評審。在三天訪問中,評審員出席了四十多次會議,與本校的校董會成員、各級學術和行政人員、學生、畢業生和兼職導師代表,以及校外考試委員和校外課程評審員等人士會面。小組分別到訪本校何文田校舍及葵興教學中心,並參觀了銀禧學院。
訪問期間討論過廣泛的議題,包括:管治、管理和大學架構;質素保證;課程的設計、發展及教授;學術決策和規劃;收生;學生服務;人手編制和員工培訓;學術活動;及資源等。

評審局認同本校質素保證機制有效
完成評審後,評審局認同公開大學能提供有效機制確保本校在學術和學生學習經驗上的質素水平。
在其8月份發表的最後報告中,評審局讚揚公開大學健全的質素保證流程,尤其是開發和檢視新課程及學科的過程和機制。評審局亦對知識廣博、盡心盡力投入教學工作的全職及兼職教師團隊給予很高評價。本校能有效通過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為社會提供在個人發展、職業進修和豐富人生等多方面的全日及兼讀課程,成功將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機會推擴至社區,亦得到評審局的讚賞。
黃錫楠副校長表示:「本校十分感謝評審局對公開大學的認同,並深深感激每一位同事一直以來鍥而不捨的努力。」
他續稱:「作為一所自我評審的院校,要保持一個有效的質素保證機制,以確保學術課程和行政措施符合公認的標準,這是十分重要的。大學評審是一個有效的自我評估過程,既可幫助我們辨識不足,又可在已具備良好基礎的地方進一步發展。」
評審局其他建議
黃副校長又表示,評審局就本校如何進一步改善質素保證過程提出了一些建議。 「例如他們建議本校在適當的情況下,應考慮與其他高等院校作基準評效,並就大學發展計劃的表現及進度,採用容易理解和衡量的指標系統。評審局亦建議我們建立一套適用於教學型大學的獎勵機制,以更明確和一致的方法給予優秀的教師認可和獎勵。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提示和忠告,大學管理層現正研究如何作出改善。」
本校認為大學評審是很寶貴的經驗,過程中得到外界專業的意見,本校因而能在既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以達致更高水平的優質教育。因此,本校將定期每五至六年接受大學評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