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三贏
應用藻類技術改善碳排放、
能源再生及污水處理 |
|
 |
香港水域經常出現「紅潮」,這是因為海水裏的浮游藻類大量繁殖,將海水染成紅色。紅潮令大量魚類死亡、海水缺氧,對生態來說是災難;然而,形成紅潮的藻類其實極具開發潛力,除可製造能源,亦可淨化污水和吸收二氧化碳。若研發成功,可締造一個三贏局面。
外國有研究提煉藻類的油分成為生物燃油,公開大學科技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能成功提煉的其中一個關鍵,是在最佳的培養條件下選擇合適的藻類。公開大學的實驗室保存了逾百種藻類,並成功篩選出含油量高、生長迅速的其中幾種,以作進一步的研究。
微藻與其他植物一樣會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能吸收碳,有助改善温室氣體情況。此外,研究團隊亦成功研發出一項技術,能利用特定的微藻品種去除廢水中超過九成的污染物,通過生物過程填補傳統污水處理的不足之處。
研究小組已經成功研發出可使用藻類技術處理污水和製造藻類生物質的最佳條件,並即將進行試驗研究。假如研究成功,對本港以至東南亞發展藻類生物燃料和再生能源將有顯著影響,長遠亦有助解決能源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