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賽馬會全力支持
社區健康教育計劃正式啟動

「賽馬會社區健康教育計劃」啟動典禮於6月21日在本校舉行,由社會福利署馮伯欣署理署長、香港賽馬會葉鍚安副主席、安老事務委員會陳章明主席、公開大學校董會方正主席、張永銳副主席及梁智仁校長共同主持。一系列推動社區照顧文化及培訓業界人才的計劃宣告正式展開。
方主席在致辭時感謝香港賽馬會的支持。他說:「整個計劃的開展,是公開大學為本港社區照顧服務開辦護理課程的重要里程。」
該項大型社區健康教育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1,070萬元成立,為期五年,將開辦不同程度的課程,培訓約2,500個社區護理人才,以加強向社區提供相關服務。
馮伯欣署理署長致辭時指出,政府一直提倡社區照顧,近年更推出多項新措施以加強服務,所以需要大量人手配合。他表示:「政府樂見公開大學開辦相關課程,積極為業界培訓人才,協助實踐社區照顧的理念。」
香港賽馬會葉錫安副主席亦讚揚計劃極富意義。他說:「該計劃不但有助開展長者及長期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護理服務,同時也是香港賽馬會與公開大學共同發展高等教育的里程碑。」
當天同場舉行了「賽馬會社區健康教育獎學金」成立典禮,首批12位同學獲頒獎學金,學生代表林詩敏同學與主禮嘉賓一同主持成立儀式。
本校開辦護理課程多年,擁有豐富的經驗。梁智仁校長感謝基金捐助公開大學興建新學院,讓本校得以配備更先進和完善的設施,以輔助學生掌握專業的護理技巧。
典禮之後,「社區照顧:政策與實踐」座談會隨即舉行。會上,陳章明主席與立法會張國柱議員一同剖析本港社區照顧服務的現況及相關政策;另外,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鄭麗玲業務總監及圓玄學院湯修齊副主席,概述了服務機構現時提供的社區照顧服務;香港病人組織聯盟曾建平主席則提出長期病患者需要關注的問題,以及社福、教育機構應如何配合政府政策照應有需要人士;最後,公開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李燕瓊副主任則介紹本校如何培訓護理專才,強化社區健康照顧服務。
賽馬會社區健康教育計劃 |
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長期慢性病患者日增,對社區照顧服務需求越趨殷切,社區健康護理員的質素和水平因而備受關注。「賽馬會社區健康教育計劃」成立的目的是透過優質教育和訓練,為社會培訓1,000名社區健康工作人員及1,500名家居照顧義工,讓有需要的長者及長期慢性病患者可在社區接受健康護理,從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該計劃包括開辦兩個兼讀學術課程及一個免費教育課程,亦會舉辦供公眾人士參與的社區健康活動。

訓練專業社區護理人才
在該計劃下,本校首先於2012年10月推出兩個兼讀課程,教授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巧,讓畢業生能夠在社區和醫療機構內執行基本護理工作。這兩個課程分別是30學分的「健康學證書(社區健康護理)」課程和60學分的「健康學文憑(社區健康護理)」課程。證書課程的畢業生和完成第一學年文憑課程的同學,可向社會福利署申請成為「殘疾人士院舍保健員」及「安老院保健員」。如有志繼續進修,修畢上述文憑課程的畢業生已合乎資格報讀本校的全日制「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按部就班成為本港登記護士。
基金同時亦為課程設立為期五年的「賽馬會社區健康教育獎學金」,以獎勵成績優異和有經濟需要的學生,預計300名學生受惠。
培訓義工建立支援網絡
按照計劃,下一階段將於明年初推出「賽馬會社區守望相助課程」。目的是培訓有志參與社區健康義工服務的公眾人士,教授他們基本護理知識和技巧,使他們日後成為家居照顧者或義工,並組成義工團隊,在所屬社區協助有需要的長者、殘疾人士、慢性病患者等,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及促進社區融和。課程完全免費,為期約三至六個月,任何18歲或以上人士均可報讀。
舉辦活動推動社區健康文化
該計劃亦會籌辦一系列公眾活動,例如在社區健康日提供基本健康評估和護理示範,及舉辦公眾座談會,以促進業界交流和提高市民對社區護理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推廣社區照顧的理念,讓有需要的人士能夠建立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