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暨公大校監林鄭月娥(中)、公大管理層、以及四位榮譽博士合照。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暨公開大學校監林鄭月娥(中)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包括梁愛詩博士(左二)、陳智思博士(右二 )方正博士(左一)及李焯芬教授(右一)。


第二十六公開大學畢業典禮由行政長官及校監林鄭月娥主持。
|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於今日至十二月十四日,假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第二十六屆畢業典禮,頒授逾七千個不同程度的學術資格(統計資料請見附表)。
畢業典禮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暨公開大學校監林鄭月娥同時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包括特區政府首任律政司梁愛詩博士、特區政府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博士、前公大校董會主席方正博士、以及香港珠海學院校監及校董會副主席李焯芬教授。
公大校長黃玉山教授致辭時恭賀一眾畢業生,並對他們在過去數年辛勤學習,終於學有所成並取得學位,即將開創人生新的一頁感到十分欣喜及安慰。
作為一名科學家及教育工作者,黃玉山校長相信培育本地科技人才是發展香港未來創科事業的關鍵。可是,近期有本地調查報告指出,香港學生似乎懼怕科學。黃教授認為,最根本及最長遠的策略是發展香港自己的科學教育,培養青年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增進他們的科學知識及技能。黃教授提出幾項建議,以進一步改進及提升科學教育。
黃教授強調,學生必須多加學習科學的「精神價值」,真切瞭解科學發展如何於探索求真的過程中,推動創新及人類社會發展。他亦鼓勵學校開展更多科普活動,從而增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建立崇尚科學的生活文化。與此同時,他建議適度強化高中理科課程,而大學亦應在理工科課程內,增添基礎性的科學課程,彌補高中在該方面的不足。
此外,黃教授指出,教育界應因應「STEM」的發展趨勢去改進香港的科學教育,透過於校內建立及培育STEM素養文化,引導學生多運用STEM學科之間相互聯繫的知識解決問題,讓他們對科學產生由衷的興趣。
最後,黃教授籲政府及教育界攜手合作,培養更多年輕科技人才,推動香港創科事業的蓬勃發展。
黃玉山校長講辭
附件:公大第二十六屆畢業生統計資料簡表
畢業生總人數 : 7,053
獲頒學士學位人數 : 3,945
獲頒深造學位、文憑或證書人數 : 986
獲頒副學位人數 : 2,122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多年來不斷開拓新課程,現時約有226個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近10,000,兼讀制學生約9,500。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四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及科技學院,科技學院轄下設護理及健康學部。另外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亦開辦海外學位及短期課程。香港公開大學網站:www.ouhk.edu.hk |